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赤道会下雪吗?
赤道(零度纬线)会下雪,就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高山上海拔高,为高原山地气候。在拉丁美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安第斯山山顶也常年有白雪。
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
有,但是只有在赤道上非常高的山上才会有雪,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保温性越差。
会的,在赤道附近的高海拔地区会下雪。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之间,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乞力马扎罗山5200米以上为积雪冰川带,山顶终年满布冰雪。
赤道地区也有下雪天气,只是在赤道地区非常高的山峰顶部。其他的因为赤道地区气温太高,最多下冰雹可以看到,雪还没到地面就会化了。
赤道低气压带的气候特征
1、赤道低气压带的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平均。
2、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太阳直射,盛行上升气流,遇冷致雨。
3、赤道低压带 控制下,盛行垂直气流运动,气候炎热湿润,多 对流雨 。热带雨林气候 的成因就是全年受 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地区湿季多降水也是如此。
4、赤道低气压带属于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属于少雨带,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要远多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5、要理解气压与气候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在高气压区的空气是下沉,云雾会散开订户斥鞠俪角筹携船毛,干燥;在低气压区空气上升,会把水汽从地面带到高空形成云和降水。赤道低压带控制下是高温多雨。
赤道的年平均气温
1、在25C~28°C左右。因为赤道一年四季都在下雨,所以云层更厚。赤道附近通常是下午的对流性降雨,这次也是白天最强烈的太阳辐射。因为下雨时云层很厚,阻挡了大量的太阳辐射,我们常说赤道附近的温度高于35°C是错误的。
2、赤道年平均气温是在30℃~33℃左右,有时会是30℃以下。因为赤道全年降雨,所以云层比较厚。赤道附近一般是午后下对流雨,而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候。
3、赤道南北两侧5-10度间区域的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为25--28℃。热带气候赤道气候全年皆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里虽然很热,但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并不太高,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8℃,最低气温很少低于18℃。
赤道地区的气温是不是反而比较凉?
1、排除地形气候等各方面影响,大体来说从赤道开始越靠北或南都是越冷的,主要原因就是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从赤道越往两边走太阳高度角越小,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小,所以温度越低。
2、总的来说,赤道国家的最热和最冷时间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最热的时间在3月和9月,最冷的时间在1月和7月。
3、赤道附近空气呈上升趋势,压力小,云层密度大,温度不是太高,南北纬三十度附近空气呈下降趋势,压力大,云层密度不太大,亦出现高温。当然还有海陆分布,海拨等原因。
4、赤道地区的气温差别很小,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只有4℃。在一天之内,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却有8℃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的特点。
赤道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1、赤道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赤道穿过的气候区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两信风带、赤道西风带、赤道辐合带等。
2、赤道附近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受其他因素影响,还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3、赤道附近主要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还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高原气候。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一些岛屿,非洲大陆中部南美洲大陆北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
4、赤道气候其基本特点为:(1)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为25--28℃;(2)雨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3000mm,且降雨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多雨期和少雨期;(3)湿度大;(4)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不显著。
5、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1湿热的环境不是人类最合适的生长环境,2万物生长都迅速,人的生长速度远远小于对人类生长有极大危害的病虫的生长速度;故而人口比较稀疏。
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气温都比较高这句话对吗
1、是对的,赤道地区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气温高,以上升气流为主,水汽容易上升而形成地形雨。
2、是的,都很热。由于太阳的直射角较高,所以赤道地区的气温整年都会偏高。但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导致气候带南北偏移,降水量会发生变化。赤道地区通常会以降水的差异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
3、一般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有时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也不算错,这里的气温是均温,或者也指年太阳辐射总量,只是一般规律,并不是绝对的递减。